首页> 资讯> 详情

装氮化镓雷达后, 歼16对F22的视距达到160公里, 且可自行制导PL17

2023-03-06 16:13:42 来源:嘿咻谈科技

不久前,主流媒体都报道了F35的blook4批次换装APG85氮化镓雷达的消息,一场新的雷达技术变革正悄然到来。那么相比应用砷化镓材料的雷达,APG-85有什么优势呢?


(资料图)

要说氮化镓雷达最大的优势,就是探测距离远大于砷化镓雷达,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:

一是功率大。硅基材料一般只能承受200℃,砷化镓也不过600℃左右,而氮化镓的熔点高达1700℃,因而氮化镓材料可承受的功率负荷更大。

另外,氮化镓器件的禁带宽度为3.4eV,约为砷化镓的2.4倍,硅的3倍。禁带宽度大表明电子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成为自由电子,这就赋予了氮化镓材料更大的击穿电压(可达100V)。正因为如此,氮化镓器件的功率可以达到砷化镓的10倍。例如,2008年,我国单个氮化镓收发单元的功率就达到了119瓦,正好是砷化镓的十几倍。

二是效率高。氮化镓器件的内部电阻非常低,且更高的击穿电压也使氮化镓器件的泄漏电流比硅、砷化镓器件少,这都有助于提高效率。再就是因为氮化镓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,在同样功率条件下,与砷化镓材料相比,冷却消耗的电能就更低,这对效率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。

总之,氮化镓器件功率大、效率高的特点,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促进了雷达探测距离的提高。根据 DARPA(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)的公布的资料,与传统砷化镓雷达相比,同样天线尺寸下,应用氮化镓器件的雷达探测距离可增加77%。

那么我国氮化镓技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?总体来看,我国在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从相关资料来看,国产GAN器件已经成熟,且已经进入实用阶段。如电子工业第13所已经研制出GNA器件的小型高功率模块,频率覆盖范围L-X波段,可以满足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要求。上面也提到了早在2008年,我国单个氮化镓收发单元的功率就达到了119瓦。因此,我国战斗机用氮化镓火控雷达实用化也就是几年光景的事。

如果歼16装备氮化镓火控雷达,探测距离会有怎样的提升呢?以歼16超过1米的机头直径,其现役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对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在350公里以上,那么即使氮化镓火控雷达的视距增幅只有70%,也可以达到600公里。

歼16的氮化镓火控雷达对典型战斗机目标(RCS=3㎡)的探测距离为400公里,那么对RCS约为0.03㎡的F22,就可达到133公里,在此基础上增加到一百五六十公里是可以期待的,而AIM120D的最大射程也不过160公里,因此,装备氮化镓火控雷达后,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歼16对F22、F35,乃至B21的探测问题。

另外,装备氮化镓火控雷达后,歼16一个平台就可以完成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发射和制导,不再需要与歼20进行A射B导的战术配合了。

这样就避免了歼16与歼20之间的通信易受干扰,且可能导致后者暴露行踪的问题,当然,最大的好处还是极大提高了歼16超远程截击时的攻击速度,可以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,火力密度也会提高数倍之多。非隐形的大型空中平台很可能因此而提前退出前台。

标签: 歼-16 军用飞行器 电子作战装备 电子作战飞机 F-22猛禽战斗机

责任编辑:news01
上一篇:
下一篇: